返回列表 发帖

安史之乱是一场民族战争吗?唐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安禄山是大月氏人吗?安史之乱是一场民族战争吗?唐代的河北地区
腾飞说史2016.5.5我要分享
安禄山其实是营州杂胡,唐代的营州治所在柳城县(今辽宁省朝阳市),安禄山的父亲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信仰祆教。

什么是昭武九姓?昭武九姓就是月氏人,昭武九姓,又称九姓胡,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粟特民族和国家及其来华后裔之统称。九姓就是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花剌子模)和戊地。《隋书》记载,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

(粟特人生活的核心区域)
安禄山本是康国人,因母改嫁突厥番官安延偃,遂改姓安。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初为互市马牙郎,互市牙郎就是相当于现在外贸公司的翻译官。
南北朝、隋唐之际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西安、洛阳出土了许多昭武九姓中曹、石、米、何、康、安诸姓的墓志,他们有的为唐朝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唐朝的军政职务。例如唐代石城守将康拂耽延、鸿胪卿康谦,琵琶乐师康昆仑。

(中国新疆地区的粟特人)
安禄山是众多来华的粟特人中一个,入华粟特商人一般很富有,在中国西部建立自治聚落,居民自行武装,并累世掌握当地兵权,出任地方官职,左右地方政局。在粟特聚落中,领袖叫萨宝(亦作萨保、萨簿),亦即其商队首领及宗教领袖。北朝和隋唐政府为了控制粟特聚落,把萨宝纳入中国的官僚体制,专门授予粟特人。唐朝把部分粟特聚落改为乡里,居民则入籍唐朝。
唐朝初年,粟特部落跟随突厥归降唐朝,他们善于征战,唐朝让他们移居东北,利用粟特人对付契丹和奚两个外族,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都在对契丹和奚的战斗中坐大,东迁河北的粟特人许多成为安禄山麾下的将士,在安史之乱中成为叛军的主力
http://mb.yidianzixun.com/home?p ... d=0DDUNVOP&up=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30aed0102eaqz.html
不管怎么想,他们还是带着满腔的疑惑和顾虑踏上了向东内迁的路途。等他们来到河北以后,才发现这里简直是太好了,山清水秀,气候怡人,物产丰饶。于是,他们就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他们的幸福图景传到了同罗、奚和室韦等民族的耳朵当中。他们一听,可就坐不住了,一方面是眼红得要死,一方面是后悔得要死,要是早搬就好了!紧接着,他们也着急忙慌地搬了过来。随着这股移民浪潮的持续升温,河北渐渐成为了一个胡人杂居的地方。
  
  就这样,渐渐地,渐渐地,量的积累终于引起了质的变化。随着外迁人口的不断加入和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多,胡人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汉人。如果列位漫步在那时的河北大地上,你就会发现:映入眼帘的基本上都是身穿各种特色服饰的胡人,传入耳中的基本上都是叽里咕噜的外族语言,而且还不止一种。你十分纳闷了,汉人哪里去了?突然,你听到有人在背后说汉话。于是,你满怀欣喜地回眸那么一瞥,顿时从希望的顶点跌入了失落的谷底,纳尼,居然是一胡人翻译?
  
  这个长期的过程,在历史上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河北胡化”。
  
  伴随着比例的失调,原先的稳定状态被打破。到了唐玄宗当政的时候,问题就恶化得比较严重了。那时,生活在北部的胡人与生活在南部的汉人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大家相互敌视,相互杀戮。唐朝地方官员对少数民族的虐待和压迫无疑更是火上浇油。终于,这里的民族矛盾变得日益尖锐,渐渐地威胁到了帝国的稳定。
   看来只有第三条路了,必须得管。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怎么管?实际上,唐朝政府一直在管,可是管来管去,就是管不住。历代大唐皇帝都是选派优秀的汉人将领(偶尔也派一些信得过的胡人将领,不过极为少见)去边疆任职。起初,这一招还管点儿用,可是渐渐地也不灵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个汉族将领往往骨子里对胡人充满了歧视,难免有的时候行事不公,民族矛盾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根除。
  
  棘手,真是棘手!
  
  当然了,棘手并不代表就肯定没有解决的办法。正当玄宗李隆基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呢实际上也算是皇亲国戚,和李隆基也有点儿亲戚关系。他的太爷爷叫做李叔良,这位李叔良有一位叔伯兄弟叫做李渊。哦,对了,叨咕了半天,忘了告诉大家他的名字了。姓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姓李,要说起这名字,这人就太有名气了,他双名林甫。
  
  玄宗没办法,没关系,李林甫有啊。李林甫及时地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的核心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儿:以夷治夷。以汉治夷,胡人不服,那我们就以夷治夷。这样一方面可以拉拢胡人中的上层分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缓解汉族和胡人、政府和边疆部族之间的矛盾,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这还真是个办法。如此看来,李林甫也并非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不学无术啊。当然,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李林甫可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才提出这个方略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一己的私利。内里的玄机是这样的……
  
  唐朝有一项不成文的制度,那就是:有文化有战功的边将可以升任为朝廷的宰相。玄宗时期的李靖、高宗时期的刘仁轨和娄师德都是这么当上宰相的。虽说担任边将只是成为宰相的诸多路子当中的一条而已,不过,话也说回来了,这种可能性毕竟是存在的。而且,最要命的是,这种可能性因为玄宗皇帝的喜好而大大增加。和太宗、高宗一样,玄宗也是一位热衷于扩张战争的主儿。他既然好这口,自然也就喜欢那些有文化有战功的边将了,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晙、张说、杜暹、萧嵩、李适之等人就是沿着这条路子走上宰相的位子的。
  
  这项制度的存在对李林甫的相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李林甫可是一点儿都不想把这个位子让出去,虽然他既没有才华,也没有边功。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这个坏东东就动起了歪脑筋。
  
  很明显,最好的方法就是劝说皇帝不要再施行这项制度了,可是这条路行不通。因为这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即便是身为皇帝的玄宗也不能轻易废除。那该怎么办呢?满肚子坏水的李林甫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一个迂回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要想成为当朝宰相,就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充要条件:其一,必须有文化;其二,必须有边功。粗一看,破坏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但是,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只能破坏第一个条件。原因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不会打仗的人,皇帝怎么可能会让他担任边将呢。但凡是皇帝任命的边将,肯定在打仗方面是有那么两把刷子的。
  
  好了,这样,问题就简化了:有没有那种既会打仗又没文化的边将呢?
  
  有!
  
  谁?
  
  胡人呗!不要说有文化了,这些个家伙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让他们当边将,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http://www.huarenv5.com/forum/thread-329028-1-1.html
河北胡化与安史之乱
2015年7月7日 00:29 阅读 2586
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少数民族后,听不进魏徵的忠谏之言,不明于华夷之辩,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汉化甚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各种胡语及了解异族民情的胡将、胡吏。李林甫出任宰相后,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朴直,忠勇而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疆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便宜行事。因此安禄山、史思明、仆骨怀恩等身为胡人得以取得政治和军事权力。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20万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天宝十三年正月,安禄山入见玄宗,他向玄宗哭诉说:“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杨国忠妒嫉,欲谋害臣,臣死无日矣。”玄宗好言安慰劝解,并加官尚书左仆射,赐实封通前一千户,又封其一子为三品官,另一子为五品官,住宅各一所。安禄山见玄宗对自己的恩宠依然如故,遂乘机求兼领闲厩、群牧;玄宗即任命他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他又求兼总监,玄宗又任命他兼知总监事。安禄山利用职权之便,密派其亲信选健马能战者数千匹,另加饲养。安禄山还奏请玄宗,说部下讨伐奚、契丹等建立了功勋,请“不拘常格,超资加赏”。 于是“除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 三月一日,安禄山告辞玄宗将回范阳。玄宗亲临望春亭给他饯行。临别时,还把御衣脱下赐给他,同时又派高力士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坡再次为他饯行。从此,凡是上言安禄山谋反的人,玄宗皆命执送于安禄山,任其惨杀,“由是天下人皆知其将反,而无敢言者”。 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唐朝由盛而衰,拉开了后世三百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序幕。                                          写于2010年7月
唐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用记忆书写娱乐

百家号06-1111:47
应该从安史之乱,史思明投降说起,然后直到晚唐朱李争霸。郭子仪携两京以还天子,巨唐终于可以暂时平静下来,史思明投降了唐军,但唐朝方面对他不怎么放心,所以只能用一个完全之策,希望他能永远闭上眼睛,史思明又拿起家伙再次叛乱,并很快攻下洛阳。

叛军打下洛阳后直逼长安,又连续击败李光弼等名将,但最终唐军还是暂时顶住了叛军的进攻,于是史思明命令儿子史朝义建城,这里説下,史思明并不太喜欢这个大儿子,认为他怂,老实,还是他小儿子脾气暴躁,跟秦舞阳一样十二岁敢杀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当时的河北其实胡化现象非常的严重。唐朝虽然打败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但是却因为安史之乱而彻底衰落。
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其实也缘于唐朝不适当的民族政策导致的,中国儒家政治的传统就有“自古内中国而外夷狄”,什么是内中国而外夷狄?就是夷狄要居住在夷狄的地方,内地汉人要居住在内地。在这个问题上唐朝显得非常自信,突厥汗国灭亡以后,实际上大部分突厥人内迁到汉地了,同时唐朝还把部分原属于突厥的粟特部落内迁到东北辽东一带和河北地区,导致这一地区胡化现象比较严重,渐渐的与唐朝产生了分离倾向,所以说安史之乱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也不是杨贵妃、杨国忠兄妹祸乱朝政引起的。

(粟特人)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认识到内迁少数民族造成的危害,所以排斥外族,但只是在其核心统治区域内施行这一措施,导致了更多的粟特人迁居河北,加速了河北当地的胡化,增强了割据藩镇的力量,如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何进滔,都是粟特人,直到晚唐,河北粟特人有增无减,并且加入沙陀部族,势力强大,其中石敬瑭还成为后晋皇帝。
更多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腾飞说史”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订阅: tf13956212778 (←长按复制添加)

http://mb.yidianzixun.com/home?p ... d=0DDUNVOP&up=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