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狼斗猛虎 2008年国产中小影片叫板大片
现象
中小成本片异军突起
2008年贺岁档,虽然目前仅《非诚勿扰》票房过2亿元,《梅兰芳》票房过亿,但贺岁档总票房已达5.3亿元,观众人次突破160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票房增长23%。一批质地优良的中小成本国产影片创下2亿多元票房。今年贺岁档,《叶问》成最大黑马,截至目前票房已达8000万元,而《爱情呼叫转移2》和《桃花运》票房也突破3000万元。
据电影局统计,2007年票房过千万的国产中小成本影片不到20部,而2008年,数量增加了近一倍,金字塔形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其中,最大黑马《十全九美》按投资与票房产出比计算,李湘第一次玩电影竟超过冯小刚。
从2008年初王小帅《左右》斩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到2008年底中小成本影片异军突起,这一年,小成本电影找回了尊严,它们独辟蹊径的叙事风格赢得了观众,中国电影正逐渐形成以大片为主、中小为辅的良性格局。
秘诀
一个好故事胜过大明星
2008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1.7张银幕,日益扩大的市场为中小影片提供了生存空间,而中小影片吸引观众的秘诀是找准市场定位,“讲一个好故事”成为新一代导演的艺术追求。
《李米的猜想》被圈内认为是2008年中小影片代表作,既在海外影展获奖又在国内取得了1500万元票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无论商业还是艺术电影,核心载体都是故事,《李米的猜想》的最大成功在于好的叙事方式,“影片充分运用了非线性方式,一开始周迅就在出租车里唠唠叨叨,而后座不断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现代语言的电影。80后、90后之所以能接受它,这是重要原因之一。”尹鸿认为,这部影片叙事水平达到了一个罕见高度。
突破
档期成就最大黑马
2008年中小影片最大黑马首推《十全九美》,这部500万元成本的影片创造了近5000万元票房,电影局为此专门召开研讨会。一部制作还显得很粗糙的电影为何大受市场欢迎?除了影片定位准确,娱乐至上,该片在档期选择也独具匠心。北京奥运会期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电影院淡季,因此许多影片退避三舍,而《十全九美》却用逆向思维在此期间上映,既满足了观众娱乐心态又避开了激烈竞争,大获成功。
2008年,零售商业的“金九银十”终于体现在电影市场上:全年单周票房冠军不是圣诞节档期,而是国庆黄金周——《画皮》引领一轮井喷式火爆行情,获得2.2亿元票房。全年各档期虽都有大片压阵,但中小影片却以差异化竞争与大片共舞,比如暑期档《赤壁》大卖时,国产动画片《风云决》同样获得 3500万元票房。
启示
类型化开启“后大片时代”
中小影片的成功突围,也深刻反映出国产类型电影日益成熟。2008年中国电影打破了“只有古装武侠片”卖座的误区:有战争史诗片《赤壁》、人物传记片《梅兰芳》、黑色幽默片《我叫刘跃进》、爱情喜剧有《女人不坏》《桃花运》《十全九美》《爱情呼叫转移2》、都市悬疑片有《李米的猜想》《秘岸》、惊险片有《保持通话》《证人》、功夫片有《剑蝶》《叶问》等……而市场对类型电影的需求远远超出制作者预期,有些中小成本影片虽然制作尚显粗糙,但因题材稀缺照样受追捧。
专家认为,目前国产电影市场仍由高成本大片把持,但国产电影产业要良性发展,提高观众观看频率,就必须以大量商业类型片作支撑。2008年类型片的丰富,预示着类型片叫板大片的时代正在到来。中国电影“后大片时代”将以丰富的类型片为重要特征。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认为,“在海外市场萎缩情况下,拍大片越来越难,制作成本很高、大导演拍的大题材需要两三年的准备,这样的影片应是塔尖儿,大量专攻本土市场的中小影片才是中坚力量,一大批宁浩、王岳伦这样商业电影新导演相继涌现,用中低成本制作博得好票房,这才是我们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