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一个雷人的年代。
我一直认为大家有病,更庆幸生活在一个有病的年代。
极品女小月月网络爆红 国庆雷人游记引千万次点击,难怪这两天走在街上人们都在谈论一个雷人的话题,极品女人小月月如何蹿红网络?热捧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尽管这个话题在网络上汇成口水的海洋。
报载,国庆这几天天涯社区出现一个直播朋友“小月月”雷人上海行的帖子。楼主“蓉荣”讲述了小月月及其所谓“男友”小W来上海游玩,但在两天一夜的时间内,遭到了无比复杂而又痛苦的经历。网上点击率已逾千万上,数百万微观小月月游上海。于是乎,有关“小月月”的贴吧,小组、论坛、插图等等应运而生,衍生品在网上俯拾皆是,甚至还出现了“拜月一族”。对于这种火爆现象,网友们纷纷表示不可思议,小月月当之无愧评为天下第一号雷人女。
小月月迅速走红,其火爆程度堪比凤姐芙蓉,网友们火速膜拜小月月,俨然形成了一个叫拜月神教的团体。天涯、百度、豆瓣、新浪微博的网友争相讨论,此女跨时代的作为,刷新了最雷人记录,凤姐与之相比恐只能空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当小月月雷人神帖疯传于网络的时候,笔者正在四处红歌声的苏区井冈山度假。近日上网入目的第一条关键词,竟然是“小月月”。翻看新闻报道及小月月的雷人神帖,尽管笔者没有亲身体验直播的疯狂和刺激,但是也着实被雷得外焦里嫩。
从革命老区回来上班,听到更多同事谈论小月月事件,笔者对于这种比较“三俗”的破玩意儿兴趣不大,对于一个疯子的恶炒很是反感,颇觉反胃,心里五味杂陈,难受至及,唯觉作者无聊无耻,事非真假已不重要!如若真有笔下小月月此人,作者又何必如此对待一个精神病人?让她如此赤裸的暴露在大众面前受人耻笑?作为旁观者,痴笑一病人就是人生之大乐?作为小月月之曾经朋友,这样摧毁朋友就是为友之道?即使你曾受到一个病人的折腾两天!让人为你的做人品行和道德观而质疑。如此事为杜撰之,作者如同给一个干净的世界人为的涂上粪水,以起大家围观笑骂之,取乐?悲叹之? 病人出丑,疯者狂舞,全民陷入一场疯癫式狂欢。只是,在这个道德沦陷的年代,良心被狗吃了,人们对于一个疯癫病人的嘲笑、取乐近于疯狂甚至变态。
这是一个“以丑为美”的年代,道德沦陷、良心丧失、审美观扭曲,消费丑行,已成为网络生活中一道精神佐料,从芙蓉到凤姐,再到如今刷新“雷纪录”的小月月,网民们的审丑热情就像间歇性精神病一样,总是在某种偶然却又必然的时间节点上出现,甚至形成了某种规律。
“雷人”是否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我想肯定不是。因为互联网仅仅是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交流平台,抑或说只是一个新的便易的信息传播媒介。而媒介的实质只是一个工具,并不能取代人的行为。种种雷人雷事的出现,甚至即将成为一种趋于常态化的娱乐消费方式,其根源主要还是在于人。
无论发帖直播小月月此次的雷人行为(“小月月”其人其行的真伪尚不可知)到底出于什么企图,有一个目的是无疑的,那就是吸引公众眼球,更多是利益驱使。但透过此前的雷人往事,能清楚地看到这一行为的代价,以及走红之后的产出。不得不让人怀疑,此次小月月的网络风行,其后势必带有同样的功利性,会不会有同样的团队在策划、在操作?
策划者、传播者固然是闹剧的动因所在,可作为受众,在这场间接性癫痫式狂欢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同样不容小觑。网络的传播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互动性,在这场审丑狂欢中,又有多少人成为了其中的传播者和参与者,值得深思。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小月月今天的疯狂网事终将成为往事,雷人的挑战道德底线的闹剧还会不断闪现,“审丑疲劳”让公众的道德边界不断溃败。是故,才给了小月月们兴风作浪的机会,使借机出位者从人的审丑消费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但整个社会风气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当价值迷失的时候,网络审丑也就成为一场癫痫式的狂欢。
(原文连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ichuanheh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