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城镇化----佩服佩服!不过...... zt

一直以来我在思索,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结构失衡的经济体,在外需不振,甚至将来提升后面临更加严厉的贸易壁垒时,我们将何去何从:调结构就会抑发展,而要发展,必定结构更加失调----这是对原来4万亿投资决策发布后的分析结果。更加通俗地说就是发展房地产会抑制其他产业进步,而打压房地产,则经济短期内无法增长。

但是没有想到还有城镇化这么一招,这的确是个天大的好招!

第一,时机准确: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以非农户口衡量)正在开始之中,在户籍制度和几亿外出农民工就业和基本保障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甚至有时激化到发生群体事件这样的一个现状,城镇化至少给了这些农民工在法律上应该获得的平等的就业和保障权力。这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决定,他使打破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保甲制度成为了可能(5毛请不要攻击我,毛时代的户口制度就我看来和以前的保甲制度是没有差别的,甚至更加残酷。当然你可以说那时候的国情什么的,历史我们不去管,就今天而言,该变了,早该变了!)

第二,经济作用巨大:城镇化将带动难以估量的内需。就城市而言仅新建住房和其他配套设施,就足以消耗掉大部分的工程剩余产能,使得原来的房产泡沫局部减轻,为将来房价软着陆奠定基础;新增加的市民由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产生的消费需求将大大超过以往农民工时代。就农村而言使得土地集中成为可能,使得现代农业得以孕育发展(中国农村的农庄时代将要来到,当然不是说农庄代表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将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新农村和新农民将会产生,而新农村和新农民必定有新的更高端的需求产生。

城镇化的本质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数量减少,工人数量增加,农民移民城市或者农村改变为城镇的一条必由之路。当然改革主要是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城镇化改革等于是原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被新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平均掉这样一个利益分配过程。之所以说一定程度,主要是其一公共服务存在着区域性,而新移民往往处在公共服务的薄弱区域,另外新移民也不是两手空空的,必定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如各种税费),所以这个平均不是单单分子大一些,分母也稍微大一点,不会下降很多。这也是城镇化进程不太会受到太大阻力的原因。

城镇化已经够未来几年忙活了。这也就是暂时把其他经济失衡的问题隐藏起来----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均。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

城镇化改革受损的是城镇原居民,是普罗大众。而收入分配改革是要从官僚权贵和资本家口里掏食,那些身家上千万上亿占多数的人民代表会通过这么一个影响他们收入的法律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