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吃得饱吃不饱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09-10-3 13:01
标题:
吃得饱吃不饱
1992年4月23号,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南端,天安门附近开张。这家号称麦当劳在中国的“旗舰店”的饭馆当时有700个座位,29个收银台,开业第一天接待了4万名顾客。这以后,北京的麦当劳不断增加。全国人民来北京旅游,常常也要光顾一下麦当劳,因为这似乎是咀嚼美国文化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现在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店当然各地都有了,但真正喜欢它们的还是以孩子和年轻人居多。就是这些麦当劳的忠诚粉丝,最吸引他们的也未必是食物的口味,而是其它的因素:象麦当劳的生日晚会,给孩子的小礼物,比较安静清洁的环境适合约会等等。问起中老年人,他们的回答多半是:吃不饱。
其实麦当劳的食品热量相当高,有时也很油腻,为什么他们会感到吃不饱?我猜想,一来是洋快餐违背了中餐一贯的“饭配菜”原则:即,主食(米饭或面食)加上荤素汤等各种小菜。对于我父母那一代人来说,一顿饭不吃主食就象没吃过。在酒席宴会上,即使之前冷菜热炒大菜点心吃得肚膨气胀,最后总要来点米饭或面条馄饨意思意思,才算吃饱了。
但我的同龄人亦如此评价西餐。一个朋友在上海某报社工作,一日墨西哥领事馆请客,他与同事适逢其会。事后问起,他的回答也是:吃不饱。据他说,吃了半天,餐具换了好几套,汤汤水水的,肚子里还是不踏实。最后有一个锡箔包裹的圆形物端上来,每人一个,他与同事以为这下有面包吃,大概可以点点饥,结果拆开一看,是一个烤土豆,无盐无糖,没滋没味,真是吃得“嘴里淡出鸟来”。
中国人对洋食品不感冒是由来已久的。过去的留学生赴欧美日,问题最多的就是食物。周作人说他的同学对日式料理惊恨不已,因为它少油少盐,又多生冷。钱锺书也曾赋诗抱怨英国人吃饭:“嗜膻喜淡颉羹混,夷味何能辨素荤”-这会儿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对英国民族性格实际,公平,高效,理智的赞美。要是问起这些当年的海归,他们多半也会说:吃不饱。我看,非不饱也,实不好也。世界上有人“无肉不饱”,其实只因为他们“无肉不欢”。
也不仅是中国人才饮食习惯保守,各民族都有自己偏爱的食物,非此不饱。我的韩国朋友说,过去韩国人无论去到天涯海角,随身必带的一定是韩国大米和辣椒。日本人当然一向认为日本大米世界第一。就是我的犹太朋友,也认为贝果(Bagel)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某日他看到店里出售巧克力口味的新奇摩登贝果,几乎精神崩溃。因为最正宗的吃法应该是加小咸鱼(lox)和软酪(cream cheese)同食。我是酷爱巧克力的人,不解他为何反应如此强烈。“就象在中国米饭里加巧克力浆啊!”他解释说,这下轮到我倒抽一口凉气了。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