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失落”的中国股市 (ZT) [打印本页]

作者: ctcld    时间: 2011-4-30 16:45     标题: “失落”的中国股市 (ZT)

近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担忧已经不仅仅限于紧缩政策对估值的影响,而是逐渐延伸到了对滞胀的担忧。随着中国通胀压力未见减轻,而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并开始体现在不少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时,这种担忧就越发明显了。

日前,齐鲁证券发布了一篇针对滞胀和股市表现的深度策略报告。这份名为《不一样的年代》的报告提出,中国需要2-3年的时间来消化2009以来投放的过量货币,较高的通胀压力、频繁的宏观调控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波动将成为常态。报告以美国、日本滞胀期的特征和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经济在 “次贷危机”之后的运行完全符合“轻度滞胀期”的特点:过量的货币投放、通胀压力、频繁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波动。

上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了滞胀期,美国股市也陷入了长期的低迷,整个70年代后来被称作为美国股市“失落的十年”。标普500指数1969年5月31日是104.6,而 1979年5月31日为99.73,期间股指维持窄幅波动,整整十年毫无回报。如今,中国股市会面临这样一种“失落”的局面吗?

现在担忧中国股市是否会进入“失落”阶段,可能已经不怎么重要了,因为自2009年三季度起,中国股市就早已“失落”。

无论是查看上证综指还是深证成指,这两年来基本都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虽然两年中市场不断起起伏伏,但指数总体上都呈现出缓慢的下跌态势。如果剖析这两年来的中国货币和经济数据,可以发现有三个大趋势:第一,CPI同比增速维持缓慢的上升态势;第二,M2同比增速维持缓慢的下降态势;第三,GDP增速维持缓慢下降的态势。

这三个趋势说明,随着通胀压力的不断上升,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实施,经济增速受此影响便不断回落。无论是根据理论还是经验,这种大趋势下,股市很难有良好的表现。从数据上虽然无法做出中国已经出现了滞胀(关键争议在于如何定义经济停滞,GDP仍保持上涨但增速回落),但 “类滞胀”的说法已经早早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2009年三季度至今,中国股市长期处于振荡下跌的过程中,只是这个过程演变的比较缓慢,而且市场表现非常不稳定。如果划分期间中国股市的阶段,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每个阶段主导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

[attach]315904[/attach]

在A-B阶段,股市的下跌原因十分微妙,不少机构避谈此事,研究报告也很少见到相关的谈论。在7月底,中国货币当局要求严查银行灰色资金入市,为期一个月。此前银行短期票据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很多资金可能进入股市。因为这部分资金无法量化分析,所以研究机构根本无从下手分析对市场的具体影响。巧合的是,市场止跌正好是8月底,暗合货币当局严查灰色资金入市的时限。这可以看做是紧缩的一个初步信号。

在B-C阶段,市场摆脱了资金集中外流冲击的影响,开始了估值修复。期间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强劲,通胀仍处于相对温和状态。

从 C点起,中国M1增速开始见顶了。2010年1月,M1同比增速达38.97 %,而历史上M1同比增速的波动范围大致是10%-20%。那时有市场观点认为M1高企的增速将加大通胀压力,紧缩政策也会持续出现,中国股市将步入下跌阶段。在C-D阶段,一开始市场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观点开始被验证和认同,信贷和货币管制也开始明确,股市开始下跌,随后欧债危机加速了市场下行,上证综指最终在2010年年中跌至2300点上方,即D点。

由于市场合理估值的支撑,一轮估值修复开始展开。D-E阶段市场的反弹犹犹豫豫,反弹的导火索是市场针对煤炭股的一波配置潮。在机构配置煤炭股完毕后,市场便开始了振荡,直到10月1日的E点。

E-F阶段的强劲反弹始于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没有其他理由,流动性泛滥的预期推升了整个股市暴涨。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央行应对QE2的加力紧缩政策,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公开市场操作多管齐下,将上证综指打回原形。这就是F-G阶段中国股市所发生的事。

今年一季度暂时宽松的资金面又点起了市场的反弹欲望,楼市限购令和房产税等政策成为市场反弹的导火索,认为楼市资金将进入股市,市场开始尝试反弹。随后进一步的紧缩政策继续出台,资金开始涌向大盘蓝筹进行防御,对新周期的期盼也使得资金抛弃了中小盘股。G-H阶段的反弹和风格演变也就这样发生了。H点之后,防御的本质体现,紧缩政策的影响不仅收缩了资金面,也开始让市场担忧经济受损,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受到打击。

回顾了2009年8月至今的股市运行后,可以发现,中国股市期间的反弹,多以估值修复为名,甚至是各种其他借口(比如,地产资金进入股市,但因为楼市成交量萎缩,这部分资金可能无法顺利撤退),但每一次都被紧缩政策打回。真正的高景气度只出现个别行业,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在GDP和PMI等数据上,都呈现为逐步降温。

这正符合齐鲁证券归纳的观点,在类滞胀期间,股市的特征为:板块轮动、个股活跃、指数中庸。

齐鲁证券同时提出滞胀期间CPI将成为市场扭转的关键信号,并乐观判断这一高点会在今年6月份出现。但投资者对通胀出现拐点有信心么?可能并不是很足。至少在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也曾判断通胀中期见顶,但去年年初至今,通胀的拐点并未出现。

由于既要保增长又要防通胀,所以即便要消除通胀的货币基础,即便紧缩政策继续,近月来货币增速反弹的迹象还是看到了。3月份M2同比增速为16.63%,较 2月份的15.70%反弹,M1同比增速为15.01%,较1、2月份的13.6%和14.5%都有反弹,而CPI同比增速仍没有回落。

市场都在期待的通胀回落,这在现阶段是《等待戈多》吗?如果防通胀和保增长之间无法明显取舍,是不是这种类滞胀或轻微滞胀的局面还会较长时间的持续下去?前景依然是模糊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股市已然“失落”。
作者: peachdream    时间: 2011-5-1 00:06

中国不配拥有股市啊,是个畸形儿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