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英特网伤脑筋

1879年,年仅三十四岁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因为健康问题,被迫辞去大学教职,流浪于欧洲各地“打秋风”。之后,因为眼疾日益加重,他连动笔著述也成了问题。直到购买了一台打字机,尼采的学术生涯才重获新生。有趣的是,读者发现,他的文风也随之一变;打字机的“铁元素” 似乎熔入文字,让尼采学说更简洁紧凑了。

这段佚事出现在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Nicolas Carr)进入美国新闻和文学大奖普立策奖(Pulitzer Prize)决赛的新著《肤浅:英特网正对我们的脑子做什么》(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中。他想要说明的是一个简单却重要的道理:工具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可以为“人”重新定义。

卡尔说,科技可以分为四类:犁头、针、战斗机等可以增强我们的体力、体能;显微镜、放大镜等可以提升感官的敏锐;水库、转基因玉米、避孕药等可以改造自然为人服务;而第四类,钟表、地图、打字机之类的“智能科技”(intellectual technologies),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脑力。本书关注的就是最新的智能科技-英特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卡尔引用神经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证明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电子工具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人脑的构造和功能,又如何让一般人上网成瘾,智能退化。E时代的人永远处于分心状态,因为网络就是利用人脑对于细小变化的本能关注,快速、少量地更新内容,象撒鱼食一样,钓鱼上钩,吸人眼球。科学家发现,我们并不象阅读传统印刷品那样从左到右,自上至下地查看网页,而是采用一个“F”形模式,开头看几行,中间扫一眼,结尾完全敷衍了事。网页中五花八门的链接又引动读者去东瞧西“踩”,没一刻静止。至于一心多用的办公模式,例如在网上同时查资料、收发伊梅耳、追随社交网站的好友动向,那更是人之常情了。

网民在不涉及网络的日常生活中也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进行深入安静的思考,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早因网络而定型。人脑极具可塑性,哪怕是成年人,只要从事某项活动超过一定时间,人脑就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和生物反应,形成特定的回路模式。而且人脑奉行的是“忙者生存”,越活跃的区域越发达、体积扩充得越大。网络用户和“菜鸟”相比,大脑前区负责作决定的部分更为强劲,但是长时间专心、深刻思考的能力却明显逊色。更有甚者,实验表明,新手只要每天上网一小时,连续五天,脑部的结构和活动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形成和老手们一样的反应模式。

作者认为,网络让人产生“高效”、“万能”的自我错觉,其实却只培养了“半瓶子醋”的工作习惯。谷歌等大型搜索器的存在,让我们在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失去对知识的长期记忆;人脑中拥有的只是纲要式的短期记忆,思想无法经过时间酝酿后提精升华,感情也无法积淀深化。所以,卡尔的最终担忧实际上是“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他关注的,是网络兴盛对人和书本的亲密关系的毁灭;是我们在视觉-空间方面增加的新技能对主动获取知识、推理分析、批判思维、发挥想象、感同身受、和自我反省能力的破坏; 是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以来世代相传的人文传统的沦丧。

无论作者是否危言耸听,现代人的确手忙脚乱,左右支绌,活得越来越象一张没有厚度深度、在锅里不断平摊、翻转的薄饼。作者本人也哀叹,为了写这本书,他不得不迁居深山,取消手机服务,停止宽带上网。即便如此,本书的结构还是验证了网络时代无处不在的诱惑和干扰:每章很短不说,而且每隔两三章,作者就要另辟一节“题外话”,仿佛他的注意力难以为继,需要课间休息似的。
1

评分人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