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印度板块美洲板块的人口更替

6db6fd1f4134970a4bf2519697cad1c8a6865d6f.jpg 387a4134970a304e59a3e143d3c8a786c8175c6f.jpg
印度的土著原住民 http://tieba.baidu.com/p/2920857259
===================

lzoo8: 是印度人 由于竞争力弱 数量已经很少了 目前只有几个部落 人数不足一千人 受法律保护 每月可以从政府白领工资 菲律宾 印尼 马来西亚也有这种人 只是数量也很少 而且大部分已经混血
2014-3-14 10:54回复

汉服美: 回复 lzoo8 :原来真正的印度人这么可怕
2014-3-14 10:56回复

lzoo8: 回复 汉服美 :印度被称为人种的熔炉 北方百种基因稍微多点 南方黑种基因多 东北方有黄色人种基因
======================
属于矮黑人种,曾经遍布亚洲,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西藏等等很偏僻的角落都是。黄种人晚2万年到亚洲,但黄种人文明程度高于矮黑人种(实际就是杀人技能高),亚洲遍布的矮黑人种没有被同化,却被杀光了。印度口味重是被同化的。矮黑人种和黑人不同,完全两个品种。澳大利亚土著是印度过去的,不是亚洲过去的,DNA已证明。最大的矮黑人种血统的后裔是1、印度2、澳大利亚。韩国人基因里有6%。但他们不叫矮黑人种,叫棕色人种。哈哈
http://tieba.baidu.com/p/2920857259
印度有两个地方有好黑,一个古吉拉特邦,一个安达曼群岛
========================
黑人、矮黑人种、白人、黄种人分开的时间是15万年。人类驯化狗的时间是8万年。当然很多狗是被人为进化。但不同种的人类交配,犹如藏獒和沙皮狗交配。游牧民族、热带只需采摘、狩猎就很容易得到食物的民族和农耕文明的民族的智力已经有差别啦,前面两种都不需要创造力
==============================
矮黑人吧,日本人的血统貌似有40%矮黑基因

=============================
http://tieba.baidu.com/p/2920857259
哞哞西里: 矮黑人就是棕种人,属于第一代走出非洲的,大约20万年前。肤色根据地域有深浅差异,安达曼群岛的最深,北海道阿伊努最浅,包括澳大利亚原住民在内的泛南太平洋群岛则是棕色的,如今的观点是,澳洲大陆及周边群岛的人种的起点是台湾。
https://tieba.baidu.com/p/4186825215
======================
蒙古通古斯是老亚洲,主体基因是C,属于棕色人种基因,朝鲜也是,但相貌体型偏矮黑的成分多一点,所以说他们是矮黑近亲
=======================
马来人是一个民族,而矮黑人是一个人种类型,也叫尼格利托人种。马来人中有部分和矮黑人混过血。
南岛民族分为三大集团,分别是台湾原住民、马来人、波利尼西亚人,也是部分与矮黑人混过血。
澳大利亚土著是澳大利亚人种中的一个地理集团,和矮黑人不同。
Goyahkla: 中东的黄色人种灭绝了吗?
2015-12-6 07:53回复

蛋定水哥: 回复 Goyahkla :中亚的q系到了美洲成为印第安人
2015-12-6 08:57回复

UIDr43: 回复 Goyahkla :黄色部分一开始是黄白人种没分化,中东的变成白种人,亚洲的其实也是白种人,但是母系混了矮黑和棕种的基因才变黄
2015-12-26 03:24回复

Goyahkla: 回复 Driver4333 :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基因明显差异太大了
2015-12-26 03:41回复

UIDr43: 回复 Goyahkla :父系差异不大,母系差异太大
https://tieba.baidu.com/p/4186825215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矮黑人有很多种,有些基因成分完全不同的,例如菲律宾矮黑人在常染色体基因上是南岛基因、南亚基因、和大洋洲棕种人基因的混血,而安达曼人在常染色体基因则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南亚基因,算是一个独立的人种了。
南岛人内部也有很多种,台湾土著和菲律宾的Igorot人在常染上是100%的南岛成分,算纯粹的黄种人之一,而东南亚很多南岛民族都混入了大洋洲棕种人基因和南亚基因,有些是偏黄种人有些是偏棕种人和南亚人,说南岛语系的美拉尼西亚人则算棕种人
印第安人在常染色体基因上算黄种人
编辑于 2018-01-2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13171
==============
馬來西亞矮黑人 大馬森林的神秘部落
=================
作者:劉健雄        2011年10月12日  
  在亞洲一些地區,仍存在着一些相貌、體格與非洲人相似的人種,被稱為矮黑人;我曾在馬來西亞彭亨州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他們……他們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

從哪裏來?適應熱帶生活變黑人

  我第一次認識矮黑人,是在 Jared Diamond 的《鎗炮.細菌和鋼鐵》,書中形容矮黑人是一種散居於莽林、海岸的神秘民族,他們跟非洲黑人相似的外表,曾被人類學者懷疑是最初從非洲出走,沿着海岸來到亞洲的初民;事實上,矮黑人屬於部族遊牧文化,因為受入侵的其他亞洲民族驅離棲息地,最後逃到現代人不會去的深山莽林中。

  根據「維基百科」描述:「矮黑人又稱尼格利陀人(Negrito),是東南亞的半遊牧民族。零星分布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安曼群島、尼科巴群島等,是目前被了解最少的人類族群之一。」其實,根據遺傳學研究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俾格米亞人(Pygmies)關係疏遠,且極可能是亞洲人早期的分支,在距今 5 萬至 2 萬年,他們已生活在此,外表可能是多年來適應熱帶氣候的結果。唐朝所說的崑崙奴、日本的繩文人、台灣原住民崇拜的矮靈,都極可能是指矮黑人。

  住在哪裏? 彭亨州國家公園

  現在馬來半島的塞孟人(Semang)、泰國南部的充人(Chong)以及菲律賓的海膽人(Aetas)等都是矮黑人的後裔,人數非常稀少。我經常到東南亞公幹,常盼望可以一睹這個神秘的民族,在最近一次到馬來西亞採訪,終於有機會得見矮黑人。

  馬來西亞彭亨州(Pahang)的 Taman Negara National Park(瓜拉大漢國家公園),高山矗立、河川縱橫、森林蒼莽,似乎只是野生動物與植物的樂土,但矮黑人仍利用河流中僅有的洲渚斜坡建立村莊,在與其他民族競爭下,延續自己的血脈。

  我們從國家公園的 Kuala Tembeling 碼頭搭乘長艇,沿 Tembeling 河順流而下,河水帶黃,河兩岸滿是熱帶植物,由參天巨樹至低矮灌木叢,偶而樹藤攀附其間,蓊蓊鬱鬱,鳥語啾啾,葱綠的遠山穿插其間。經過一所度假村後,河谷變為狹窄,河岸轉為陡坡,忽見一處陡斜洲渚,我們下船,攀上坡上,找尋矮黑人去。

https://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Travel.php?id=ADsRZREpA3w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土了唐代黑人俑20世纪40年代西安地区出土的唐代黑人俑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唐代黑人俑被不断发现。为了查明唐代黑人来源问题,葛承雍教授遍查了各种史料,并在唐代黑人俑最多的西安几个历史博物馆和文物库房进行了仔细的辨认,与同行讨论磋商后,提出唐代黑人来源不是非洲而是东南亚和南亚的新解释。这一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学术刊物《中华文史论丛》上。葛承雍仔细分析了非洲黑人和南海黑人的区别,尽管他们都体黑卷发,但两者在外形上有差异。被称为“昆仑奴”的南海黑人不是非洲的尼格罗人种,而应该是尼格利陀人,又叫矮黑人,一直到现在这些类似非洲黑人的部落和种族仍散居在马来半岛以南的诸海岛上。当时黑人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呢?葛承雍教授说,一种是作为年贡送往京城长安,一种是作为土著“蛮鬼”被掠卖到沿海或内地,还有一种是跟随东南亚或南亚使节入华被遗留者。许多人知道唐代诗人张籍写过一首诗叫《昆仑儿》: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22164/answer/2483310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阿拉伯人从黑非洲,特别是东非贩运的黑人为主。唐代有记载,“昆仑奴”善歌舞,有绝力。注意“有绝力”,你们看看东南亚矮黑人那个子,哪个称得上“有绝力”的??且唐代记载昆仑路十分高大,普遍比中原汉人至少高一个头。东南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的矮黑人哪个群落符合这些描述的???发布于 2014-10-14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马尔克斯书恒Bay area / 柴犬拥有者 / 野田洋次郎的音乐3 人赞同了该回答东南亚靠近赤道那一带的矮黑人,如今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交界的那一个岛上还有不少原住民,去搜一下有照片的,和黑人看上去完全无异,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昆仑奴的近亲发布于 2014-05-05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22164/answer/318597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说说“棕色人种”。棕种人绝不是黑白黄三大人种的附庸,而是一个庞大而古老的人种,他们比黄白人种更早走出非洲并散布到了世界各地(在那篇论文中有图示)。只是他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一直很低,长期停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所以被后来居上的黄白种人所取代。现在的棕色人种主要居于印度安达曼群岛、印尼伊里安岛、澳大利亚大陆和一些太平洋岛屿,所以也被称作“澳大利亚人种”,但事实上他们曾经是整个世界的主人。棕种人甚至也从亚洲的东北到达了美洲,并向南推进。但他们被后来居上的黄种印第安人所灭绝了。中美洲印第安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中间广泛存在的“人祭”习俗,应该与早期的棕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的大战有关(这又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此处就不展开了)。

  在人类学科学的观点来看,棕种人毫无疑问地处于落后状态。他们的身材比较矮小,脑容量低于其他人种,智力和体力都有劣势。而且他们长期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野蛮状态,社会形态几乎就没有发展过。棕种人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吃人”,直到现在残留的棕种人都还有此习俗。这与他们生产方式的落后、生存环境的恶劣直接相关。当狩猎、采集等方式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时,吃人肉就成了补充营养的一种必须方式。所以当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大陆看到棕种的土著人时,直接将这些皮肤棕黑、全身赤裸、野蛮凶残的土著等同于野兽,根本就没有将他们视为人类。棕种人的真实形象可不像有些电影里面那么纯朴善良,不过我们当代社会要讲究政治正确,不能搞种族歧视,所以棕种人的基因劣势也成了一种言论忌讳(事实上棕种人的进化程度比黑人还要低得多)。
  说到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形成,我们推测棕种人的基因可能起到了某些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并非全部都是负面的。

  先说说显而易见的一些"劣势"作用:

  1 棕种人(含矮黑人)的基因导致日本民族的身材普遍矮小,而且罗圈腿、伛偻背的比例很高。(当然人的身材和营养情况关系也很大,二战后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长了很多。)

  2 对生命的不尊重。棕种人的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更高级的黄种人是不同的。原始丛林中的弱肉强食意识深深地印在了棕种人后代的大脑中。所以他们可以表现出来对生命的漠视,对杀戮快感的追求,甚至也更愿意抛弃自己的生命。

  3 好斗、偏执、促狭、好色的心理特征。

  但我更想说,棕种人的基因或许也为日本人的性格带来了许多好的方面:

  1 集体主义精神。根源于原始部落生存状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一个人离开了部落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日本人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发展到后来就成了效忠天皇的军国主义(待商榷)。

  2 好斗、促狭的性格一方面使得人生活高度紧张,另一方面也塑造了日本民族勇敢的作风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虽然这种冒险精神最后带来的是灾难)。

  3 极其顽强的忍耐力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http://bbs.tianya.cn/post-333-559225-1.s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