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幼童街头小便遭港人围堵拍摄事件”已愈演愈烈。2岁孩子能否当众便溺?网友围绕这一论题争论不休。不过,也有媒体变换角度来看待这一事件。成都全搜索网近日发布文章,《美国,憋尿憋死人的国家》。文中提到,欧美因政府预算等问题,公厕数量不多,“香港在这一点上是和国际接轨的”。
以下为《美国,憋尿憋死人的国家》全文(作者:李立)
一对内地两岁小孩在香港憋不住了,于是当街便溺,虽然母亲用尿不湿接住,仍然被港人围观拍摄,孩子父亲愤怒之下欲抢回照片,随后发生冲突,夫妇抱孩子推婴儿车欲走却被阻拦,而孩子母亲在冲突现场不停向港人解释,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怎么办?
此事发生后成为网络头号热点,人们在探讨公德的同时,也谈到了公共管理问题。比如香港如厕是否困难?公厕是否足够?
香港公厕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内地
目前,香港有据可查的公厕,是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下辖的约320个公厕,香港常住人口706万,人均占有率为0.45座/万人。而2004年,内地公厕占有率已达到3.21座/万人。
但香港还有两个政府部门管理着公厕,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沙滩及其他康乐场地公厕,渔农自然护理署管理郊区公园内的公厕,不过上述两个部门到底管理了多少公厕,无据可查。
香港地铁直到现在也没有厕所,官方表示要到2015年才开始装,至少从这一点来看,香港是和国际接轨的。国外许多地方不仅地铁内没公厕,甚至有公厕也不让你上,或者你根本上不起。
憋死人的美国:外出上厕所只能靠麦当劳
美国街头公厕
2007年,美国厕所协会(ARA)在世界厕所峰会上发布报告,称美国公厕缺乏的问题日益严重。
公厕在美国主要由劳工部、联邦卫生和人类健康服务部(简称:卫生部)两个部门负责。劳工部负责雇员的如厕问题,多年前美国劳工部出台《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要求雇主严格按比例为雇员提供厕所,保证雇员健康。
联邦卫生部负责公众如厕问题,虽然美国厕所协会年年呼吁、游说,然而该部门没意识到公厕稀缺给公共卫生带来的风险,公共交通站点几乎不设公厕,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关闭公厕,1957年后,美国政府还开始持续关闭公厕,以至于美联社、《华盛顿邮报》都在不停写文章抱怨华盛顿的购物中心没厕所。
《时代杂志》2007年曾报道美国公厕奇缺的问题,报道称:如果你是司机、游客、经常跑步或经常带小孩上街,你就会发现在美国很难找到公厕。美国几乎所有的超市、零售店的厕所都挂着牌子“员工专用”。
2010年4月11日,《赫芬顿邮报》列出了世界上公厕最糟糕的9个国家,中国、法国、印度都赫然在列。然而许多美国人留言评论说,“作者是傻的,这些国家公厕再糟糕人家至少有公厕,你在纽约找找看,哪里有公厕”,“如果你上过美国任何一个乡间公厕,你就不会写这种文章了。”
美国公厕质和量可见一斑。难怪有中国游客从美国回来后感叹,在美国上厕所基本只有靠麦当劳了。
美国公交系统公厕所剩无几
美国劳工部对雇主应为员工设置多少厕所有严格规定,这就导致许多美国交通枢纽站点将公厕挪用为员工专用厕所,不对外开放。
比如,芝加哥145个公交站点只有1个有对外开放的公厕,其他144个站点厕所都为员工专用。1958年前,芝加哥兴建的公交站点都配有公 厕,但1958年芝加哥议会撤销强制兴建公厕要求,之后兴建的公交站点公厕都消失了。而到1970年,以前公交站点开放的公厕开始关闭,到2007年仅剩 下最后1个。
虽然144个站点公厕变成员工专用,不过芝加哥交通部门对员工开放也有严格限制,必须要等到3个员工都要上厕所时,厕所才开放。
1940年,纽约地铁有1676个对外开放的公厕,截至2000年只剩下78个。而这78个公厕每天要为纽约地铁468个站点的400万人提供如厕服务,极度匮乏。然而,仅剩的78个也在1年后被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关闭。
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总共有64个公厕,但其几个主要站点的公厕都在2013年因为安全隐患关闭。其董事会成员私下对媒体表示,之所以关厕所,是因为该捷运系统管理方不愿意付钱对公厕进行保洁,因为一个厕所每月的保洁费用就高达200美元。
华盛顿的地铁起初设计了公厕,但因为建设、维护费用难以承受,又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建设方最终放弃建设公厕。不过地铁管理方表示,地铁设置有相当数目的员工厕所,老幼病残孕或有紧急情况的乘客都可以用。有媒体派出94个人暗访测试后发现,只有9个人成功使用了员工厕所,其他人都被拒绝了。
目前,华盛顿地铁只有一个公厕,而这个公厕一年的维护费用就需要花费14400美元,所以美国媒体估计这个厕所也保存不了多长时间。
美国公厕少源于预算不足,议会不批预算是因为公众不喜欢公厕
为什么美国公厕如此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理解一个事实,即美国公共机构的支出需要议会批准,由于公众向来对加税、大政府深恶痛绝,所以公共财政往往不能扩大征收和开支,因此每笔开支都要讨价还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厕所。
关闭厕所时,美国的地方政府部门给出的理由总是事关安全,比如公厕内容易滋生恐怖犯罪、不道德的行为。然而安全只是借口,真实原因是美国地方政府很难从议会拿到公厕维护预算,而美国卫生部压根没把公厕当回事,更不要说给地方政府拨钱修公厕、管公厕了。
厕所预算议会之所以不批,与社区公众态度大有关系,美国人觉得公厕影响市容,同时很多毒贩会在公厕交易,所以不愿意设置。然而现实需要,这些居民又时常提出想要公厕,这种阴晴不定的态度导致议会不敢把厕所预算长期定下来,公厕也是一会关一会开,反反复复。
即便是议会同意长期保留公厕的地区,其公厕也非常奇葩。开放时间很短,早上很晚开,晚上很早关。冬天还会休寒假,彻底关闭。老的公厕拆除、损毁,政府也不会临时设置简易公厕过渡。
欧洲国家公厕多由私企兴建
数量也不多 在人们印象中,北欧地区干净整洁,然而曾有英国旅游网站把芬兰赫尔辛基列为世界上公厕最糟糕的城市之一,原因是赫尔辛基公厕不仅少,如厕费还高达1欧元。即便在赫尔辛基的麦当劳买一杯90欧分的咖啡,还得另外交1欧元才能如厕。这个政策的直接后果是赫尔辛基所有僻静小巷都充满了尿骚味。
法国的公厕也非常少,少到有网站专门画出市中心所有免费公厕的地图。在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上,只有一座不免费的公厕,在旅游旺季时门口总是 排长队,并且给门口的管理员0.3欧元(2.4元人民币)后才能进。这条街上的商场影院很多,但都不带卫生间,带卫生间的只有麦当劳和几家咖啡餐厅,消费才能使用。
2003年到2013年,英国关闭了四成公厕,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仅剩下8处公厕对外开放。英国中风协会甚至提醒民众,虽然憋尿与中风没有直接联系,但无法及时排空膀胱会使血压暂时性升高,这会增大中风风险,特别是老年人、病人和身体较弱的人。
伦敦地铁的公厕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厕所数量多,管理方详细公布了地图。不过部分站点要交费才能使用,有部分站点也是没有公厕的。
德国的厕所比较多,其要求城市繁华地段每隔500米应有一座公厕,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应建一座公厕;整座城市拥有公厕率应达到500到1000人一座。不过德国的公厕基本上都要收费。
总的来看,欧洲国家推行的公厕多为商业部门参与而非政府全资,所以收费比较流行,而且有的还很昂贵。对于身上没带零钱或者嫌贵的人来说,在这些国家也是会“憋到爆”的。